一、專業簡介
智能制造工程專業,辦學基礎可以追溯到自2012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和2017年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開始招收本科生時,就分别設定了自動化裝備設計方向和智能裝備控制方向。本專業目前包含智能裝備設計與制造、智能裝備驅動與檢測兩個專業方向。依托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雄厚的專業群基礎,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智能制造技術人才的需求,在原有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和機械電子工程等專業基礎上拓展新型人才培養的潛力和能力,目前已建成有智能制造實驗室、智能裝備設計與制造實驗室、工業機器人實驗室、液壓氣壓傳動與控制實驗室以及現代工程裝備驅動與智能控制實驗室等專業教學與學科平台。本專業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和教學科研水平,專任教師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碩士生導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審專家1人,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學位論文評審專家1人,廣西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1人、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機械電子工程教學委員會委員1人,廣西模範教師1人,廣西千骨人才1人,校級創新創業金牌導師2人。智能制造工程專業教師團隊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川藏鐵路供電工程重大專項及橫向課題10餘項,主持廣西區教育廳教改項目4項,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項,獲得廣西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廣西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中國産學研創新成果優秀獎2項,廣西機械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F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獎1項。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适應地方經濟和航空航天事業發展需要,具有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掌握數學、自然科學、機械、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智能制造系統的應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具備智能裝備及産品的設計開發能力、智能制造裝備系統開發與檢測運維能力、智能制造系統運行及生産管理能力,能夠在智能制造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産、使用、維護與管理等工作,具有航天品質的應用型人才;預期畢業五年左右能成為智能制造領域的工程師或具備相應職業能力。
三、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基本學制4年,在校學習年限4-6年。取得畢業要求的學分、操行評定合格、軍訓合格、體育測試達标,完成學校規定的公益勞動,符合學校學位授予相關規定的,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主幹課程與實踐
主幹學科: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核心課程:三維CAD設計、液壓與氣動、機械設計基礎、工程測試技術、控制工程基礎、數控工藝及編程、PLC應用技術、微控制器應用技術、智能制造加工技術、機器視覺與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基礎、工業機器人編程、數字孿生技術、工業物聯網技術及應用、智能制造執行系統(MES)等課程。
主要專業實驗:電工電子技術、工程力學、液壓與氣動、機械設計基礎、工程測試技術、控制工程基礎、PLC應用技術、微控制器應用技術、智能制造加工技術、機器視覺與應用、工業機器人技術基礎、數字孿生技術、工業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專業實驗。
實踐性教學環節:工程訓練、制圖測繪、機械設計課程設計、電氣控制與PLC 課程設計、計算機控制課程設計、智能制造綜合技術訓練、增材制造應用實踐、智能制造裝備設計與加工綜合實踐、智能制造裝備系統綜合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五、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在企業從事智能裝備産品設計及制造,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産線以及智能制造控制系統安裝、調試、維護和維修,智能制造裝備控制系統生産工藝設計與技術改造,智能化工廠系統集成、信息管理、應用研究和生産管理等工作,也可在職業院校從事智能制造、機制、機電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智能裝備産品設計與制造理實一體實驗室
智能制造實驗室
工業機器人技術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