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一、專業簡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前身為1989年航空航天工業部在我校設置的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2012年設置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是我校最早的一批本科專業之一。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始終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通過不斷進行專業改革與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機械工程人才,為廣西乃至西南機械設計、機械制造與機電工程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專業優勢包括:

1、本專業是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廣西區專業綜合評估“五星級”專業、廣西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産出為導向,形成了定位準确、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模式,現為學校工程教育認證重點培育專業

3、本專業是新業态“現代智能制造産業學院”的支撐專業。

4、專業傳承航天血脈,依托學校“航天品質”文化,彰顯課程思政特色。

5、本專業是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确定重點建設的8個專業之一,是學校規劃的“扶優”專業之一,是學校規劃的獲得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依托專業之一。

6、專業建有廣西區特種工程裝備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廣西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重點示範基地等高水平科研平台以及廣西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實踐條件優越。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為适應地方經濟和航空航天事業發展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航天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養能運用機械設計、機械制造、自動控制等專業知識解決機械設計制造相關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在本領域從事機械産品或系統的設計、生産、使用、維護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成為一線工程師或具有與之相當的職業成就。

三、學制、畢業學分要求及學位授予

1.學制4年,彈性學習年限3-6年,按照學分制度管理。

2.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畢業要求達到的最低總教學學分為175學分,其中:

課堂教學課程(含課内實踐教學)2476學時,145學分,占總教學學分的82.86%。其中課内實踐教學563學時,34.5學分,占課堂教學學分比例為23.79%。

集中實踐教學(含公共實踐與專業實踐)32周,30學分,占總教學學分的17.14%。

實踐性教學(含課内實踐教學和集中實踐教學,不含國防與安全、體育和文獻檢索與閱讀)56.5學分,占總教學學分的32.86%。

課堂教學課程(含課内實踐教學)中必修課2124學時,123學分,占課堂教學學分比例為84.83%;選修課352學時,22學分,占課堂教學學分比例為15.17%(其中通識教育選修課3學分,占課堂教學學分比例為2.05%。)

3.根據《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學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滿足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主幹課程設置

主幹學科:機械工程、力學。

核心課程和主要專業實驗:

核心課程:工程圖學、理論力學、電工電子技術、工程材料及熱加工、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技術、機電傳動與控制、數控工藝及編程、微控制器應用技術、PLC應用技術、現代設計方法、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

主要專業實驗:材料力學實驗、工程熱力學實驗、液壓與氣動實驗、電子技術實驗、工程材料及熱加工實驗、機械原理實驗、機械設計實驗、機械制造技術實驗、機電傳動與控制實驗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金工實習、制圖測繪、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機床課程設計、機械制造工藝課程設計、工程訓練、CAD/CAM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

五、專業産出

學生畢業後經過五年左右的實際工作,能夠達到以下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以及創新意識,能夠正确評價從事的工程實踐活動對健康、安全、文化、環境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履行工程師責任。

2、在實際工程實踐中,具備組織和實施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工業自動化領域相關工程項目的問題分析、設計開發、生産調試、産品檢驗、運行維護的能力。能有效運用專業知識和工程技術評價、分析和解決機械工程領域的複雜工程問題。

3、機械工程領域的實際工程實踐中具備與工作任務相适應的溝通、交流與管理能力,能在團隊協作中發揮骨幹作用。

4、通過再學習拓展自己的新知識、新能力,适應不同環境賦予的工作任務,能在不同的崗位上作出貢獻,具備适應社會發展的能力。

學生實踐教學

機械工程實驗與實訓教學中心——數銑加工

三維設計實驗室

機械原理實驗室

 

 



Copyright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地 址:桂林市七星區金雞路2号    郵政編碼:541004       學院辦公室電話:0773-22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