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機械專業碩士學位
研究生聯合人才培養方案(拟實施)
一、 培養定位及目标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國家制造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面向廣西裝備制造産業,緊密結合本專業學位培育建設點在特種裝備、機器人及航空複合材料等方面的學科特色,培養能夠在機械工程領域從事裝備設計制造、檢測控制、産品開發、技術創新和運營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層次工程技術研發和管理人才。基本要求是:
1.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理論,能正确理解與執行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積極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掌握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寬廣的專業知識,具備機械裝備技術要求的知識結構、思維特征和應用能力。
3.能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承擔專業領域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4. 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較順利地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
5. 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
二、研究方向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經過近30年的教學、科研以及與企業的廣泛合作,積累了豐富的碩士研究生培養經驗,在機械工程領域有相對穩定的多個研究方向:
1. 特種工程裝備機構動力學 2. 機電液集成控制與應用
3. 智能裝備與機器人技術 4. 山地特種農機設計與控制
5. 電力施工裝備與智能運維 6. 機電系統建模、檢測與控制
7. 功能材料調控與制備技術 8. 航天航空液壓伺服控制技術
9. 航空複合材料制備加工 10. 特種工程車輛新能源應用技術
三、學習年限
聯合培養機械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制一般為3年,最長不得超過5年(含休學、保留學籍、延期畢業時間)。
研究生應在規定的年限内完成學業。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學業者,應提出申請,經聯合培養單位同意,可在基礎學制上适當延長學習年限,但不得超過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延長的學習時間不計入學制。研究生提前達到畢業所需的所有條件,可申請提前畢業。
四、培養方式
研究生與國内援建高校及裝備制造類企業單位進行聯合培養,共同制定中、長期的科研規劃和專業研究生為重點的人才培養規劃,采用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相結合的培養方式,三部分内容可以交叉進行。實行三導師制,鼓勵建立以工程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導師組指導制。以校内導師為第一指導教師,聯合培養高校導師為第二指導教師,及校外企業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課程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注重培養實踐研究和創新能力,增長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專業素養及就業創業能力。
五、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課程主要針對機械工程特點、專業領域理論與技術需求設置。教學内容既具有綜合性又要有針對性,同時又要能夠反映現代機械工程領域發展的最新水平。
課程學習是機械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掌握較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寬廣的專業知識、具備職業要求的知識結構的主要環節。碩士生總學分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程學分不少于23學分。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類。
1.必修課
(1)學校開設的公共課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理論(必修):3學分;
科技英語(必修):3學分;
工程數學(必修):4學分。
(2)專業必修課
專業必修課一般不少于3門,每門2-3學分;
(3)實踐活動或前沿講座 2學分
科研實踐和參加學術活動是機械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必修環節。
學位專業課須由從事科學研究的教授或副教授任主講教師,學位專業課的教學應有課外閱讀、文獻閱讀等。
2.選修課
選修課程是供研究生進一步拓展專業理論知識,擴大知識面及相應能力所設置的課程。除設置一定數量的專業選修課外,選修課程應考慮機械裝備制造業的特點,針對企業的需要适當靈活設課。
六、學位論文工作
1.學位論文是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衡量能否獲得學位的重要依據之一。機械專業碩士研究生在學期間,一般要用至少半年的時間完成學位論文。
2.在撰寫論文之前,必須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深入細緻地掌握本課題研究的曆史與現狀,反複論證,切實可行。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研究目标,确定自己的技術路線,做好學位論文選題和開題報告。确定研究課題和作開題報告須經導師組審核同意,一般應在第三學期完成。
3.學位論文的選題應直接來源于科研實踐或有明确具體的工程背景和應用價值,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可以按以下兩種形式提交:
(1) 結合科研課題的論文(研究論文);
(2) 工程實踐設計與分析研究(工程設計)。
4.論文指導應聘請與工程實踐有關的人員,組成導師組,要緊密結合工程實踐,由學校和有關協作單位共同完成學位論文的指導任務。
5.學位論文必須體現專業學位的特點,既不能搞純粹的學術研究,也不能是實際工作的簡單總結,而是密切結合實際,能夠體現綜合運用所學專業或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方法和手段,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體現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承擔專業領域實際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七、社會實踐與學術活動
實踐和參加學術活動是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必修環節,在讀期間,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參加社會實踐的方式,并提交實踐報告。社會實踐與學術活動實行學分制。
八、學位論文的評審與答辯
1.學位論文的評審應着重審核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審核學位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審核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進展;審核其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計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審核其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攻讀機械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必須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成績合格,方可申請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3.學位論文應有2位專家評閱,答辯委員會應有3-5位專家組成;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均應有來自大中型企業的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專家。
4.學位論文的答辯程序按照合作高校授予碩士學位工作細則執行。
九、畢業與授予學位
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的機械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由聯合培養高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批準授予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