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情況
日期: 2024-03-25 信息來源: 點擊數:

(一)總體思路

按照“對标對表、深化内涵、與時俱進”總方針,落實《第四批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重點任務指南》中五個到位七個有力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培育為基、重在建設、典型引領、整體推進,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質量攻堅為動力,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推動事業發展為落腳點,學習标杆,勇于創新,不斷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和一融雙高成效。學院黨委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内部治理,深化綜合改革,緊緊扭住制約學院高質量特色發展的瓶頸問題、短闆弱項,強化政治引領和組織功能,以“五基三化”建設為抓手,以升級“654321黨建工程為重點,打造攻堅克難、創新示範的戰鬥堡壘,全面提升“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創新示範效應、黨建标杆示範效應,引領學院凝心聚力攻克機械碩士點培育建設資源瓶頸、現代智能制造産業學院建設機制障礙、人才隊伍建設能力短闆、黨員隊伍建設情懷格局弱項,逐步實現學院發展的六大曆史定位,形成一批黨建工作能手、教學工作标兵、科技攻關達人、産教融合典範、思政工作先進,用豐碩的黨建工作成果、業務工作成果成就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标杆院系”稱号。

(二)建設目标

1. 在鞏固已有黨建工作成果上,2023 年前完成自治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創新示範學院及樣闆黨支部的達标驗收建設;2025年前完成廣西高校黨建工作标杆院系的達标驗收建設。

2. 實現首批碩士點培育建設最先達标的二級學院

3. 實現現代智能制造産業學院的轉型升級與内涵建設要求

4. 實現科研成果在數量和質量上的躍升

5. 實現教學成果在數量和質量上的躍升

6. 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逐步提升,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學生考證過級率、學生考研通過率、學生就業率穩中有進。

7. 實現清廉學院建設目标,促進院風、教風、學風、師德師風向上向好,杜絕黨建和意識形态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杜絕師生中的重大穩定事端、安全事故和輿情事件,杜絕學院黨政班子成員中的不團結、違法違紀違規問題,杜絕違反教師德師風相關規定突出問題。廣西高校黨建标杆學院驗收工作結論“良好”以上,在各級黨建雙創工作中杜絕“驗收不予通過情況。

(三)建設方案與各年度工作計劃

秉承“一融雙高”理念,深化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通過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推動學院高質量特色發展。學院将以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提升五基三化行動、升級654321黨建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做好做實黨建+這篇文章,充分發揮黨委政治統領與組織保障職能,為學院高質量特色發展導航護航巡航。

1. 夯實基礎,優化機制20241月底完成)

進一步梳理學院制度,結合主題教育成果,優化形成一批有利于幹事創業的制度機制,創建“為擔當作為這擔當、為幹事創業者撐腰、為标杆示範者搭台”的制度環境。

2. 組建團隊,制定方案20242月底完成)

制定出台《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深化黨建标杆内涵建設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設立工作小組,明确總體目标和分解目标,實現黨建标杆學院創建工作的清單化、規範化、協同化。

3. 采取行動,逐步實施20242-202412完成

簽訂黨建标杆學院創建工作責任狀,明确達标要求和完成時間節點,定期督查與指導。

4. 深化内涵,孵化成果20241-20256完成

對标對表年度工作任務、“十四五”規劃、碩士點建設要求,根據五基三化提升建設要求、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創新示範達标驗收要求、654321黨建工程提升建設要求、廣西黨建标杆學院達标驗收要求設立目标成果清單,抓關鍵成果的孵化與産出。

5. 總結經驗,擴大宣傳20259月前完成)

全面總結黨建引領學院高質量發展經驗,提升黨建工作理論水平,公開發表高水平黨建示範創建文章,并在相關媒體上推廣。

(四)工作計劃和工作舉措

1. 20241月至202412

(1)加強内部治理

學院黨委抓穩黨政協同體制機制建設,促進學院高效運轉。突出政治建設,強化全面從嚴治黨治教,确保“兩個确立”,實現“兩個維護”,實現“黨政同心、上下同步、内外同向”發展局面。學院黨委堅持“把方向、定原則、帶隊伍、抓重點、促發展”工作方針,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緻力創建優化并貫徹落實學院的制度機制。

對标對表年度工作任務,依據各項要求,嚴格按時按量完成,進一步提升五基三化水平。

(2)完善組織機構

“明責盡責”等7項具體行動落實到位。夯實“一支部、一模式、一品牌、一特色”黨建工作思路。培育機電先鋒,奮力開創“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項活動就是一個品牌、一項制度就是一個成果、一項保障就是一個标杆”黨建工作新局面。

在明責盡責上,對簽訂的支部年度工作責任狀和簽署黨員争先創優的承諾書,嚴格認真監督執行,做到專項專責、專項專管,責任項目落到實處。推行“雙十責任清單”,實現“黨委(支部)領責、書記領銜、班子成員領辦”工作局面。

在頭雁提升上,繼續深化夯實六維導學工程,發揮好師生黨員同志的先鋒模範作用。

在先鋒培育上,深化構建“黨校培訓培育發展對象+青馬工程提升學生骨幹+集中培訓凝聚教工力量+團隊研讨孵化科教成果+紅色基地深化理論學習+支部交流加強師生能力”的先鋒培育機制,六管齊下培育新一批機電先鋒。

在數字賦能上,線上、線下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工作。結合學院團委學生會和學院易班工作站暨新媒體中心兩個學生組織,統籌學院網頁、機電易班微信公衆号、機電抖音号、自媒體等宣傳載體,建設“機電黨建雲”,推動“機電黨建雲”與學校黨統數據庫平台互聯互通,積極推進“黨建+數字化”融合。

在保障落實上,優化“黨建+協同育人”資金保障制度和經費使用考核制度,深化産學研訂單班、實驗室、合作産業學院、實踐育人基地的構建。

(3)堅持守正創新

院黨委聚焦頂層設計,謀定學院辦學思路與發展定位,促進學院守正創新。學院黨委經多次調研,集思廣義,反複醞釀,完成學院發展的頂層設計。對标學院的奮鬥目标、辦學思路、發展方位,對标碩士點,謀劃十四五,按照1365”目标體系要求推進綜合改革及各項子規劃的落實。

第一,黨建工作。在鞏固已有黨建工作成果上,完成自治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創新示範學院及樣闆黨支部的達标驗收建設(2023年前)。在“654321黨建工程“建設上,黨建思政論文公開發表2篇,争取在廣西高校微黨課比賽中獲獎;實現課程思政全員化全課程化,創建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打造2個課程思政教學團隊,争取培育2門以上自治區級課程思政示範課;在意識形态工作上創建1個融媒體協同推廣平台。

第二,碩士點建設。凝練機械碩士點研究方向的航空航天特色,深化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汽車工程學院和能源與建築環境學院之間的學科交叉融合。新增1個市廳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或科研平台,與知名企業建立産學研合作平台1個。

第三,學科專業。修訂、完善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完成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區級一流專業建設目标并通過驗收。總結專業辦學經驗,力争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項。

第四,師生競賽。精準指導學院教師參加校級、自治區級青年教師比賽、教學創新大賽和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比賽等,力争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2項,校級獎勵3-5項。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力争獲廣西區銀獎以上3項。組織開展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金相大賽、3D大賽、機械設計創新大賽等學科競賽,力争獲國家級獎勵3項以上,省部級獎勵50項以上。

第五,學生工作。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學生工作的全過程、全領域。加強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每年低年級學生非特殊情況,100%參加早晚自習,高年級學生考級考研備考率達30%以上。加強黨團和班級建設,力争學院學生榮獲自治區級以上集體或者個人榮譽、表彰等50項以上。強化安全教育,嚴防重大學生傷亡事件、意識形态事件和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發生。力争學院學生傷亡事件、意識形态事件和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零發生。

不斷提升學生就業的質量和水平,推進就業思政工作,引導學生服務航空航天、服務廣西地方經濟發展。力争每年畢業生去向落實率92%以上,每年航空航天去向落實率25%以上,廣西區内去向落實率逐年提升,力争十四五末廣西區内去向落實率20%以上。

第六,考研工作。堅持以“數量為主,以質量為輔”的總原則。引導學生客觀認識自己,選擇難度适中的學校報考。以當年學院本科生人數為基數,考研入取率每年提升1個點,力争2023年達4%2024年達5%

(4)聚焦育人改革

學院黨委以培育建設“廣西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範院系”深抓手,引領學院落實“五維十化育人體系”建設,實現黨建導航立德樹人。整合校友資源、聯合政企資源、堅持立德樹人,學院繼續實施“初心書匠”工程。

學院黨委在現有基礎上,持續升級五維十化育人模式,促進學院育人為本。深化落實“資源整合育人、信息融通育人、五導協同育人、導師幫扶育人、結對牽引育人工作”工作局面。

第一,資源整合育人。學院全面落實“校政企航友”五方資源對接機制,聚焦優質資源,培育高水平應用型航天品質型工科人才。

第二,信息融通育人。學院細化院領導工作分工及上下對接安排表,落實“對上負責、為下服務”信息貫通聯系機制,重視訴求導入,學院領導通過組織召開學生、支部、教研室座談會等形式,提升育人實效。

第三,五導協同育人。落實“五導引培工程”:人生領航導師——輔導員、成長陪伴導師——助理班主任、專業引導導師——班主任、榜樣示範導師——校友、職業發展導師——企業家,全面完善學生多方面教育指導,融合導師資源拓寬學生的社會視野。

第四,導師幫扶育人。落實“黨員教師+”服務幫扶機制,聚焦學業幫扶、就業幫扶、考研幫扶等重點工作,涵養師德匠心,厚植育人情懷,增強學生成長自覺。

第五,結對牽引育人。落實“四方托舉工程”,提升博士的引育留用水平,夯實“院領導結對服務高層次人才工程”工作機制,牽引高層次人才聚焦高質量人才培養。

2. 20251月至202512

(1)完善組織機構

“明責盡責”等7項具體行動落實到位。夯實一支部、一模式、一品牌、一特色黨建工作思路。培育機電先鋒,奮力開創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項活動就是一個品牌、一項制度就是一個成果、一項保障就是一個标杆黨建工作新局面。

在強優組織上,繼續優化支部建設。一支部一特色,學院黨委着力打造樣闆支部-教師一支部、工匠先鋒支部-教師二支部、逐夢航天支部-學生一支部、服務模範支部-學生二支部、競賽達人支部-學生三支部、技能報國支部-學生四支部。

在黨旗領航上,繼續實施“黨旗領航”行動,深化“黨旗領航+”系列主題活動,做好組織帶頭作用,樹立榜樣典型,傳幫帶的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引領示範作用。拓寬合作企業,積極推動青年教師入企挂職鍛煉、科研團隊入企聯合攻關、科教達人組團申報成果項目,實現教學、科研和服務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2)堅持守正創新

學院黨委聚焦頂層設計,謀定學院辦學思路與發展定位,促進學院守正創新。學院黨委經多次調研,集思廣義,反複醞釀,完成學院發展的頂層設計。對标學院的奮鬥目标、辦學思路、發展方位,對标碩士點,謀劃十四五,按照1365”目标體系要求推進綜合改革及項子規劃的落實。

第一,黨建工作。黨建思政論文公開發表2篇,自治區級及以上黨建思政課題立項不少于1項,雙導配備實現在全年級全班級上的全覆蓋,幫扶高層次人才獲得橫向課題3項以上。在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上開發10堂以上經典微黨課(各支部2堂以上),争取在廣西高校微黨課比賽中獲獎。

第二,碩士點建設。新增1個市廳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或科研平台,與知名企業建立産學研合作平台1個。

第三,學科專業。着力加強學校機械工程重點學科建設,積極推進機械工程廣西一流學科的申報工作,力争獲批廣西一流學科。增設新工科專業1-2個。

第四,師資隊伍建設。學院專職教師達到100人左右,生師比低于17:1,力争獲省部級教學名師、優秀教師等榮譽稱号1人,高級職稱教師達到40人,其中,正高達到10人以上,力争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達到50人左右,引培博士30人左右,雙師雙能型教師在專任教師中占比達30%,安排到企業、高校或政府挂職的教師人數達到15人左右。

第五,課程建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申報校級以上課程思政項目20門,培育2-3個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形成3-5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資源深度融合,獲廣西高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獎勵3-5項,獲批自治區級課程立項2-3門,獲校級課程立項3-5門,校企共建課程2-3門,出版教材2-3部。

第六,科學研究。力争獲得國家級項目1-2項,省部級項目5-10項。科研到位經費逐年遞增,至2025年全口徑到位科研經費達到800萬元。出版學術專著2部,發表研究論文年均60篇以上。獲得授權的國家發明專利年均7項以上,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軟件著作權等30項以上,力争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2項。

第七,評估認證。完成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機械電子工程3個本科專業綜合評估,力争獲得三星級專業1項,四星級專業2項。全面推動專業認證工作,按照專業認證标準和相關理念推進各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組織和實施,繼續組織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參加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力争取得受理。

第八,師生競賽。精準指導學院教師參加校級、自治區級青年教師比賽、教學創新大賽和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比賽等,力争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2項,校級獎勵3-5項。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力争獲廣西區銀獎以上3項。組織開展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金相大賽、3D大賽、機械設計創新大賽等學科競賽,力争獲國家級獎勵3項以上,省部級獎勵50項以上。

第九,學生工作。高年級學生考級考研備考率達30%以上。加強黨團和班級建設,力争學院學生榮獲自治區級以上集體或者個人榮譽、表彰等50項以上。強化安全教育,嚴防重大學生傷亡事件、意識形态事件和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發生。力争學院學生傷亡事件、意識形态事件和學生群體性突發事件零發生。

第十,考研工作。堅持以“數量為主,以質量為輔”的總原則。引導學生客觀認識自己,選擇難度适中的學校報考。以當年學院本科生人數為基數,考研入取率每年提升1個點,力争2025年達6%

(3)聚焦育人改革

學院黨委以培育建設“廣西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範院系”深抓手,引領學院落實“五維十化育人體系”建設,實現黨建導航立德樹人。打通“最後一公裡”,進一步持續推進“育人十個化”。

第一,課程育人全域化。推進“一示範、雙引領、多融合”課程育人模式,推進新思想“三進”工作。以課程思政建設為示範,以學科、專業一流建設為引領,以多元融合式課程改革為抓手,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第二,科研育人項目化。以項目作牽引,構建1+3+9+N”科研項目育人模式,培育科研思維與實踐能力。指1個科研項目,聯合企業組建3名導師攻關團隊,重點培育9名骨幹學生,争取N名學生積極參與。

第三,實踐育人清單化。以“三化”促實踐,實現實踐教學學分化、實踐育人清單化、實踐項目精品化。出台實踐育人實施方案,促進“三化工程”與教學管理制度的深度融合。

第四,文化育人精品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文化教育,以航天文化建設為特色,打造紅色的曆史文化、綠色的生态文化、藍色的和諧文化,“三色文化”校園文化品牌,搭建“航天科普平台、飛天夢平台、桂航校園行平台”。堅持塑造文化精品,實施“四個一工程”,積極創設機電文化風景線,形成“一台晚會演文化、一個長廊展文化、一個講壇說文化、一道景觀溢文化”的育人新局面。

第五,網絡育人矩陣化。以優化易班團隊為抓手,優化學院易班工作站暨新媒體中心,通過網頁官網、易班平台、微信公衆号以及抖音公衆号傳播媒介,構建四位一體宣傳格局,掌控宣傳主陣地,實時更新升級平台建設,培育輿情信息研究中心,主導評論區。

試行學院制定的應對輿情相關工作舉措,提升學院輿情處理的實效性,有序引導輿論,建立輿情監測、研判、回應機制,有效預防、減少和消除突發重大輿情對學校造成的負面影響,營造學院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并以建立網絡言行考評機制為契機,強化意識形态與師德師風建設,建立新形态。通過舉辦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加強網絡文明素養教育,豐富正面輿論供給。

第六,心理育人體系化。大力推進心理協同育人,創新以“育人工作路徑有智慧、育人服務機制有創新、育人危機幹預有方法”為主要内容的“三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第七,管理育人常态化。堅持把育人作為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同心夯基、同心鑄魂、同行緻遠”三舉措凸顯育人導向、凝聚育人共識、彙聚育人合力、健全制度體系、搭建育人平台,努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管理育人工作格局,促進學院管理育人工作高質量發展。

創建輔導員高水平工作室,構建226”學風建設模式,即把握2個主體:教師、學生;推進2項工程:考研提升工程、三星孵化工程;管好6大陣地:教室、實驗實訓室、生活場所、第二課堂、網絡平台、實習就業基地。

第八,服務育人多元化。堅持“圍繞師生、關照師生、服務師生”思想,依托黨員事務管理服務中心、團委學生會、易班工作站暨新媒體中心、心理咨詢中心、學生事務服務中心等五大學生組織,結合服務育人協同機制,強化服務育人實效。設立服務學生一站式社區,落實黨員導師幫扶機制,設立“服務育人示範崗”,持續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活動”。

第九,資助育人長效化。堅持“以生為本、應助盡助、資助育人”工作理念,建立“一心三翼五輔助”資助育人模式,搭建“思想引領、自立自強、專業内涵、解惑鑄人、啟航騰飛”六大平台,實施“六個一暖心工程”,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實現無償資助與有償資助、顯性資助與隐性資助的有機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

第十,組織育人示範化。發揮黨組織育人保障功能,實現黨組織書記引領育人、主題教育情景育人、文明團隊示範育人、黨建園地展示育人。

實施八個“一”工程:以“一面”黨旗凝心聚力,提升組織育人引領力;以“一個”制度加強保障,提升組織育人組織力;以“一個”思想強化武裝,提升組織育人戰鬥力;以“一個”組織協同協作,提升組織育人聚合力;以“一次”總結知根究底,提升組織育人創新力;以“一支”力量更新換代,提升組織育人生命力;以“一張”網絡聯動覆蓋,提升組織育人影響力;以“一份”答卷凝聚共識,提升組織育人感召力。

(五)經費預算

預算經費10萬元/,從上級黨建經費撥款和支部相關黨建項目經費中列支。主要開支如下:

1. 黨課課件制作費:1萬元

2. 視頻制作與發布:2.5萬元

3. 黨建理論學習資料費:1.5萬元

4. 論文發表版面費:3萬元

5. 黨建工作案例與黨建工作機制編制費:1.5萬元

6. 黨建+”信息化智慧育人基地建設經費6萬元

7. 黨建社會實踐活動經費:1.5萬元

8. 專家講座勞務費:1萬元

9. 黨建調研差旅費:2萬元


Copyright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地 址:桂林市七星區金雞路2号    郵政編碼:541004       學院辦公室電話:0773-22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