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負責人簡介
劉忠,湖南長沙人,中南大學機械工程工學博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後,二級教授,研究生導師。現任廣西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流體傳動與智能控制分會理事長、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機械專業碩士點建設召集人。
學術兼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評估專家、中國産學研合作促進會理事、中國機械動力學學會理事、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機械電子工程教學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科技評審專家、廣西科學傳播專家。入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江蘇省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蘇州市高層次人才工程。蘇州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兼職研究生導師。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XXX工程科技攻關項目2項、其他省部級及校企合作科研課題30餘項;獲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40項,軟件著作權9項;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3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全國行業學會及其他科技獎4項。承擔本科生、研究生課程7門,主編教材(著作)5部,指導畢業研究生30餘名,本科生200餘名。
二、實驗室建設目标
圍繞國家、自治區戰略發展需求,緊扣我區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需要,緊密結合學校發展實際,依托機械工程重點學科,針對現代工程裝備設計制造與驅動控制問題展開探索,解決特種工程機械機構設計與驅動控制、工程機械動力學分析與動态優化設計、工程機器人檢測與控制及基于電液集成融合的智能液壓原件及動力單元研制等問題,為廣西區域經濟支柱産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人才隊伍支持。
三、實驗室基礎
團隊依托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車輛工程等專業群,堅持産教融合、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堅持科研反哺教學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校外專家聯合攻關、富有朝氣和創新精神、團結進取、業務過硬,能夠較好地适應專業教學需要和學科科研發展的研究團隊。目前團隊成員有教授3人、副教授(高工)7人、講師及其他人員5人,其中8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在職攻讀博士;主持和參與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航空航天科學基金項目、省科技計劃項目及橫向合作課題等30餘項。
四、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特種工程裝備設計與智能驅動
圍繞特種工程裝備領域,研究液壓鑿岩掘進裝備、小微型移動式工程裝備、工程車輛電液複合驅動、機電液系統集成驅動、工程裝備遠程監控與故障診斷等技術,通過原始創新和系統集成應用,開發适合我國特殊地形地貌的特種工程裝備,在電網基礎施工、城市救災搶險、礦山鑽掘開挖和山地丘陵農業裝備等領域形成特色。
研究方向二:工程機械臂的若幹關鍵技術研究
随着中國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對工程裝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機械臂在生産與建設過程中擔負着重要角色,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工程機械臂運動學分析與實時路徑規劃、振動機理與可靠性分析和機械臂電液控制等關鍵技術開展研究,所形成理論研究和應用成果對推動建築施工、公路鐵路隧道、水電涵洞及地下軌道交通工程施工裝備和工藝的技術進步有重要意義。
研究方向三:工程裝備機構動力學分析與動态優化設計
借助于機構動力學建模與仿真理論、有限元和結構動力學分析軟件工具,将結構動态設計與實驗分析的理念融入工程裝備設計與開發過程,通過機構優化,提高工程裝備的動态性能和品質。
研究方向四:基于電液集成融合的智能液壓元件及動力單元研究
針對航空航天液壓系統領域,研究電液深度融合集成的智能液壓元件及動力單元(泵),探索液壓元件内部壓力、流量、溫度和位移等信息的集成測量新技術。研制工業用有限或無線可編程電調制液壓閥、缸等樣機,具備介質的流量、壓力、溫度等測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