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桂航學子三下鄉:侗彩織韻,非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日期: 2024-08-05 信息來源: 點擊數: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挖掘并傳承民族文化瑰寶,2024年7月12日至14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侗繡新韻: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之旅”實踐團隊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侗族自治縣林溪鎮程陽八寨對侗繡進行實地調研。

探尋侗繡文化根源

7月12日,實踐團隊抵達程陽八寨,便立即投入到緊張而充實的調研工作中。他們穿梭于錯落有緻的侗族木構建築群中,看見了身着精美侗繡服飾的居民,感受到了濃郁的侗族文化氛圍。通過采訪遊客和當地居民,團隊了解到侗繡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當前的發展現狀。

遊客們普遍對侗繡文化表現出濃厚興趣,但大部分遊客對其了解尚淺。有遊客建議,程陽八寨應加大宣傳力度,利用網絡平台擴大侗繡文化的影響力。當地居民則自豪地介紹了侗繡服飾從紡織到加工的純手工制作過程,以及這些服飾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采訪遊客


體驗侗繡技藝之美

7月13日,實踐團隊在當地居民的指引下來到了岩寨老鼓樓,鼓樓古拙質樸,内部并無太多的裝飾,放置着許多用于侗繡制作有關的工具,擺放的侗繡作品在簡樸的環境下顯得色彩鮮明。

多位年長的繡娘正在專注地進行侗繡制作,從紡紗、織布到刺繡,每一個環節都透露出匠人的心血與智慧。繡娘們還向實踐隊員展示了她們精心制作的侗繡作品,包括衣裙、圍腰、背包等,上面的圖案栩栩如生,色彩鮮豔奪目。

通過與繡娘們的深入交流,實踐隊員了解到侗繡技藝的傳承現狀。雖然目前已有不少年輕人開始學習侗繡,但都是侗族人,整體上仍面臨着傳承斷層的挑戰。繡娘們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共同推動侗繡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圖為繡娘正在紡織

離開老鼓樓後,實踐團隊有幸拜訪了一位資深的侗繡傳承人。據其介紹,侗繡所采用的布料,皆源自匠人親手制作,其制作過程不僅繁複精細,更需曆經漫長時日。從在老鼓樓内親眼目睹的紡織、織布起始,再到後續的染色、捶打與上漿等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與智慧,确保了侗布成品質地細膩、色澤經久不衰。這些傳統技藝,作為家族世代相傳的寶貴财富,每一環節都蘊含着豐富的經驗與精湛的技藝。

選定上乘布料并精心設計圖案後,便進入了刺繡的核心階段。侗繡以其獨特的紋樣著稱,常見的包括寓意深遠的幾何紋、輕盈靈動的蝴蝶紋、威嚴神聖的龍鳳紋、自然生趣的葉紋、以及象征勤勞的牛馬紋與簡約大方的十字紋等。而在刺繡技藝上,更是展現了挑花繡的精巧、平繡的均勻、結子繡的立體以及鎖絲繡的細膩,匠人們在創作時往往巧妙地将多種針法融合運用,使得每一幅侗繡作品都成為了獨一無二的藝術佳作。

圖為侗繡傳承人正在給實踐隊員講解侗繡文化


探索侗繡賦能鄉村振興之路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團隊還深入考察了侗繡與當地旅遊業的結合情況。他們發現,程陽八寨景區内已開設有多家侗繡體驗館和服裝租賃店,遊客們可以在這裡親身體驗侗繡的魅力并租賃侗族服飾拍照留念。店内多為侗族服飾,且分為兩種,一種為傳統侗族服飾,比較樸素,另一種為在傳統侗族服飾上加以改進,在袖口等處繡上花邊,顯得更加地美麗大方。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遊客的旅遊體驗,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增收渠道。在侗繡傳承人的幫助下,實踐隊員們有幸親身體驗到侗族服飾,感受侗繡之美。


結語

  在這次深入程陽八寨的“侗繡新韻: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之旅”實踐中,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的學子們不僅親身體驗了侗繡的魅力,更深刻理解了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之間的緊密聯系。未來,他們将繼續關注和支持侗繡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貢獻青春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侗繡的絢麗色彩能夠在更廣闊的天地綻放,為鄉村振興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Copyright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中国)Official Mobile Platform 版權所有

地 址:桂林市七星區金雞路2号    郵政編碼:541004       學院辦公室電話:0773-22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