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我在’窗口’寫青春”發展成就觀察團前往來廣西賓市東糖鳳凰有限公司、黃安村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來賓市博物館等多地進行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來賓民生民情,聚焦“甘蔗制糖經濟”與鄉村振興之間的密切聯系,為推進甘蔗制糖産業發展,進一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達成鄉企合作,助力甘蔗制糖發展
黑皮的甘蔗被傳送帶緩緩帶入生産線,經過清洗、去皮、壓榨、過濾等流程将甘蔗裡的糖分提取出來。甘蔗制糖,是當地特色的經濟發展的方式,也是國家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在今天的鳳凰鎮當中散發着自己獨特的光芒。

圖為實踐隊員對當地員工進行訪談
為了解當地甘蔗制糖的工藝流程,實踐團來到廣西來賓東糖鳳凰有限公司進行走訪調研。據企業員工介紹,該企業積極與當地村民分工合作,村民負責種植高糖甘蔗,企業負責用高糖甘蔗來制糖。而且企業還會給到農民資金補貼和播種、降水、施肥、采摘等技術支持,讓企業與村民共同發展鄉村振興。
探訪村民實情,了解當地甘蔗特色
甘蔗種植作為鄉村經濟的重要部分,能夠發揮當地鄉村土地資源,直接實現從“生态效益”到“經濟效益”的轉換。山上是綠水青山,山下是田園甘蔗,黃安村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發展甘蔗種植大有可為。
實踐團來到黃安村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探訪了當地的“老守蔗員”。他介紹道,我們全村種植甘蔗有5000畝地,種植了12種100%高糖甘蔗,而且糖料蔗基地正在不斷探索降本增效、綠色循環的甘蔗種植新路徑,在“雙高”糖料蔗生産基地實施滴灌、水肥一體化等建設,在适當時會選擇人工降雨,讓甘蔗得到更好地生長。

圖為當地老守蔗員向實踐隊員介紹甘蔗品種
實踐團還采訪了一位村民,他回應道:“豐收季節是村民最忙碌的時候,村長等“勞頭人”帶領村民們互幫互助,而且由國家和政府補助,給了當地村民可觀的收入。”人民的團結一緻和國家和政府的引導與補貼,是實現了當地完成全員脫貧的重要因素。
貫徹紅色文化,自信走出緻富之路
“貫徹紅色文化”則讓實踐團看到了來賓市廣闊的發展前景。實踐團來到來賓市博物館,通過參觀紅色文化展覽和與當地遊客互動,了解了當地“紅色引領促發展”的堅定信念。

圖為實踐隊員觀看紅色展物
實踐團來到來賓市博物館調研,博物館作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年接待社會各界觀衆衆多,對來賓市曆史文化的宣傳、傳承與保護起到重要作用。來賓市是廣西蔗糖主産區之一,在來賓市博物館的展覽中, 涉及到了與當地甘蔗紅色文化和甘蔗産業相關的曆史、文化以及發展等方面的内容,展現了廣西蔗糖這一特色優勢産業。
實踐團還組織了“綠葉繪來賓”的小遊戲,邀請小朋友和家長積極參與。實踐團的同學将來賓紅色文化與遊戲相關聯,讓遊客在歡樂中體味來賓紅色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來賓特色。這些紅色文化資源和活動,有助于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圖為實踐隊員與小朋友和家長們合影留念
通過對來賓鳳凰鎮地區“甘蔗制糖經濟”發展模式的深入調研,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我在’窗口’寫青春”發展成就觀察團見證了當地這一獨特的發展路徑背後的力量與希望。從來賓市東糖鳳凰有限公司的制糖發展,到黃安村優質“雙高”糖料蔗基地的一代代“守蔗員”默默奉獻,再到來賓市博物館的甘蔗紅色發展,每個地方都以甘蔗為媒介,讓村民手裡握着“糖罐子”,引領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腳步。
發展“甘蔗制糖經濟”不僅僅是幫助當地脫貧緻富,也展現了中國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在未來,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我在’窗口’寫青春”發展成就觀察團會将所學的知識融入實際當中,發掘更多像來賓市一樣的鄉村振興故事,将繼續逐夢鄉村振興,用熱血點綴青春。